本期(第5-6周)全体督导员深入教学一线,全覆盖性展开督导听查课工作,在随机选人听课的前提下,重点听取新入职教师、兼职教师、返聘教师以及上学期评价较差的教师。从督导听查课情况看,自第3周改进了“学生到课率”统计方法以来,教师们课堂组织管理意识增强,学生到课情况明显改善,特别是通识课和全校选修课,迟到早退、随意进出教室现象减少,课堂教学氛围增强。第6周周三下午召开了督导工作例会。现将本期督查工作简报如下。
一、教学运行督查情况
(一)教师授课情况
本期(第5-6周)校、院两级督导员共听课109人次。听课评价结果为:评分在90分以上(优秀)者41人次,占37.6%;85—89分(良好)者68人次,占62.4%;80-84分(一般)和79分以下(不合格)者无。
本期评分优秀(≥90分)且学生到课率优秀(≥98%)的教师

(二)学生到课情况
本期(第5-6周)学生到课情况非常好,全校学生平均到课率为97.2%,其中理论课到课率为97.2%,实验(实训)课到课率为97.8%;到课率100%的课程(47门次)占到全部听查课课程(109门次)的43.1%。
理论课“学生到课率”达100%的单位是艺术传媒学院、远景学院学院和体育教学部。各院(部、系)平均到课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艺术传媒学院=远景学院=体育教学部>智能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淬炼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创意写作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商务英语学院(详见附表1)。
实验(实训)课“学生到课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信息工程学院=艺术传媒学院>智能工程学院>淬炼商学院 (详见附表2)。
二、督导工作例会纪要
4月7日下午,全体督导员在5号教学楼408教室召开了督导工作例会,主要进行了两项议题,一是督导们就近两周查听课情况以及教学动态信息进行了交流,二是督导办张主任传达了4月1日通过网络直播组织收看的“全国高教处长会议”精神,并播放了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所做的报告——《夯实教学“新基建”,托起培养高质量》PPT文件,进行了学习研讨。
1.督导听课信息交流
从第5-6周听查课整体情况看,教师们课堂管理加强、授课运行规范、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到课情况明显改善,课堂教学秩序良好,课堂学习气氛浓厚。
(1)教学有特色亮点的教师
信息工程学院范铁林老师的《物联网通信技术》课程,授课富有激情,表述通俗易懂,案例分析到位,图表应用合理,并能加强课堂管理,融入其它专业知识,提醒学生融合学习。
智能工程学院王建斌老师的《电子专业认知实习》课程,安全意识强,在疫情期间无法进行校外实习情况下,内容安排丰富合理,在“学习通”平台上传组装过程图片,让学生动手实践制作电子产品、参观物联网实验室,并进行技术性讲解,效果很好。
淬炼商学院新入职郭彦老师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案例贴近生活,结合课堂讲授知识点,能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市场经济讲话精神和“新疆长绒棉事件”内容融进去,课程思政很到位。
公共课教学部张昕老师的《高等数学B下》课程,采用了ppt动画演示二重积分,既便于学生理解,又突出了重点,教学效果良好。
艺术传媒学院梁娜老师的《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课程,在“OPPO首页制作”实验项目课堂中,内容清晰,操作步骤、注意事项讲解详细,演示动作认真规范。
创意写作学院贾若萱老师的《创意写作》课程,以鲁迅作品为例,展开人物分析,并结合抗击疫情期间的钟南山、张文宏、李文亮等人物性格剖析,讲解人物写作要点,学生听课兴趣浓厚,教学效果很好。
(2)督导听课发现问题
督导例会在教学动态信息交流时,有些新更名的课程,由于暂时找不到完全相符的教材,教师备课压力大,业务研讨有限,所以存在授课内容掌控不当,教学案例内容欠佳,甚至案例与知识点脱节等现象。希望有关单位和任课教师尽快搜集教学资料,调整教学大纲,充实教学内容,急需强化课程建设。
有部分老师反映,外语教学授课班容量过大,影响教学效果;外语语音室因硬件和软件陈旧,教学资源不能很好利用等问题相关单位应尽快协调解决。
有督导老师提出,关系到学校评估将来需用到的支撑资料——学生实训作业、实习作品等电子版资料,因量大且需要较长时间保存,建议改进归档保存方式,相关单位开设“单位云盘”,至少要利用“移动硬盘”或“U盘”保存,淘汰落后的“光盘”保存方式,这样,既有利于解决保存容量不足问题,也可以解决现在电脑无光驱和后期查询便利的问题。
有督导反映,部分晚上和周六日的课程,极少数新入职、返聘教师承担的课程,存在学生迟到早退、随意进出教室、座位分散靠后等课堂管理松散等问题。希望今后有关任课教师要引起重视,督导员要加强这些课程的督查力度。
2.学习讨论吴岩司长《报告》
督导例会上,利用多媒体播放了4月1日教育部高教司在西安召开的“2021年全国高教处长会议”上吴岩司长所作的《夯实教学“新基建” 托起培养高质量》主题报告PPT资料,全体督导员进行了观看学习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会议精神很重要,吴司长的《报告》,使我们对2021年教育工作重点和“十四五”规划有了大致的了解,对教育把握发展阶段、贯彻发展理念、构建发展格局以及加快构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等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对《报告》中关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的基础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认为,我校把“课程建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抓手是完全符合时代要求的,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教材建设”更是提高教学质量、强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尤其对于像我们这类院校的师生更是如此。全体督导老师表示,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要扎实推进“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工作,在做好“课程建设”系列工作的同时把认真甄选教材、吃透教材、钻研业务确实落实到位,并在今后的督导工作中要作为导向工作和重点工作去做,为我校教学发展和人才培养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详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