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院青春的N种选择

【聚焦】从社恐少年到全能领袖 李江宁的“双轨”蝶变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6-30 18:32:51 点击:

编者按:李江宁,晋中信息学院2025届优秀毕业生,网工2101班学生,来自山西省长治市沁县。曾担任第十九届学生会副主席兼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席、营地助教、太行书院部长、校卡巴迪队队员等。始终以“行动诠释价值,奉献定义青春”来要求自己。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的大学之路是一首奋斗与奉献的交响曲,能力并非与生俱来,是在一次次磨炼与拼搏中淬炼成就的,更是在奉献与奋斗中,我实现了我的青春梦想。

2021年盛夏,当我从高考战场凯旋,内心满是如释重负的轻松与对未来的茫然。彼时,我还是个单纯青涩,甚至有些社恐的大男孩,既对大学殿堂充满瑰丽幻想,又因未知而怯生生地攥紧衣角,满心都是不自信。直到我真正跨过晋中信息学院那厚重的六扇门,绚丽多彩的招新海报、热情洋溢的学长学姐、充满创意的校园活动……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如潮水般涌入眼帘。那一刻,我才惊觉大学绝不是书本里刻板的模样,我的人生已然驶入全新的赛道,而这段即将展开的青春,也必将在这充满无限可能的天地里,绽放出不平凡的光彩。

当同龄人在图书馆的静谧与宿舍的安逸间徘徊时,我毅然选择了一条充满挑战与惊喜的道路——投身完满教育与营地教育双轨并行的成长体系。完满教育赋予我责任与担当,营地教育淬炼我勇气与协作,奉献与拼搏始终如影随形。这段汗水与欢笑交织的历程,最终谱写成了独属于我的,热烈而闪耀的青春诗篇。

完满教育——恪尽职守、服务校园

自踏入信院,千余日夜悄然流逝。乒乓球社团的银球跃动、大学生艺术团的光影交织、卡巴迪校队的热血拼搏、太行书院的思想碰撞、学生体育联合会的赛事筹备、营地教育的实践历练……这些经历如星轨上的璀璨站点,镌刻下我独一无二的成长印记。我深知,身为团队一员,个人表现不仅承载着自我提升的期许,更维系着集体的荣誉与发展。因此,我始终以饱满热忱深耕每份工作,全神贯注打磨每个细节,力求做到极致。

大学生艺术团是我学生会生涯的起点。撰写会议纪要、制作大请假条、写工作总结、活动催场、管理设备……琐碎事务中,学长学姐的关怀与帮助让我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纽带,为我日后融入并领导团队奠定了基础。

Kabaddi、Kabaddi、Kabaddi。从最初的无奈接棒,到后来的全情投入,同时考取了卡巴迪教练证。这段经历生动诠释了一个真理——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潜能,当我们以赤诚之心全力以赴,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终将在执着耕耘中化为现实。还记得学校举办首届“至强杯”卡巴迪赛事前夕,身兼三重身份(营地教育中心助教,体联竞赛技术部部长,太行书院场地副部长)的我,面对这项全然陌生的运动,却成了主心骨。巨大压力如潮水般袭来,反而激发了我的潜能。那些夜晚,我辗转难眠,满脑子都是比赛规则;白昼里,裁判手册始终握在手中反复研读。仅仅两天时间,我便从懵懂小白蜕变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专业裁判。当赛事圆满落幕的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化作了值得铭记的珍贵回忆。

在太行书院担任学生干部的时光,是我综合能力积累的珍贵旅程。从最初组织活动时的手忙脚乱,到后来统筹协调得游刃有余,每一次挑战都让我突破自我。成功的背后,是无数个熬夜撰写方案的夜晚、是反复彩排时浸湿衣衫的汗水,更是在挫折中不断调整的坚持。这段经历不仅磨砺了我的协作力,更培养了我的领导力与创造力。我不再是曾经那个只知道抱令守律、习惯埋头执行任务,遇到突发状况便下意识求助他人,在复杂问题面前常常手足无措的人。太行书院的实践让我脱胎换骨——我学会独立分析问题、统筹各方资源,带领团队在困境中寻找破局之道。无论是化解活动筹备中的矛盾分歧,还是在时间紧迫时做出关键决策,每一次挑战都在重塑我的思维与胆识,让我真正拥有了迎难而上的勇气。这些沉淀下来的经验与能力,早已深深融入我的血脉,成为照亮未来人生道路的珍贵财富。

在学生体育联合会担任主席的日子,不仅是我展示能力的舞台,更是突破自我的人生转折点。面对一场场赛事,我需要与专业教练深度沟通举办方案,向指导老师虚心请教统筹经验,合理分配团队成员任务,同时还要恶补体育项目的专业知识。那段时间,我像一台高速运转的引擎,在超负荷的工作节奏中持续奋进。也正是这种高强度的历练,将我性格中的浮躁打磨得沉稳,把不切实际的理想化思维转化为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我带领着体联的伙伴们,在篮球场上尽情释放青春活力,感受观众山呼海啸般的热情;在素拓基地精心策划攀岩比赛,收获参与者此起彼伏的赞叹;在卡巴迪赛场上,共同体验那触碰瞬间的惊险刺激;在绿茵足球场上,挥洒汗水、追逐梦想。期间,我考取了篮球国家级二级裁判证,并成功执裁篮球联赛。从最初对体育的纯粹热爱出发,凭借不懈努力突破自我极限,这不仅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生动诠释,更是竞技体育最令人着迷的魅力所在。

营地教育——引领发展、凝聚力量

巴菲特有言:“做你没做过的事情叫成长,做你不愿意做的事情叫改变,做你不敢做的事情叫突破。”当我们以赤诚之心全力以赴,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终将在执着耕耘中化为现实。

还记得李俊博老师的那堂淬炼课,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至今仍在我心头荡漾。课程首日下午,他竟直接将课堂搬到水上,带我们进行皮划艇教学。这打破了我对传统课堂与教师形象的固有认知——我从未想过课程能如此鲜活,更难以置信自己会在教室之外,全神贯注地沉浸于知识的海洋。教学过程中,李老师穿戴救生衣时腾不出手收紧安全带,我本能地伸手帮忙。他笑着调侃:“这小子将来最低也是一个县长!”这句玩笑话让我一时手足无措,却也恍然惊觉,原来师生之间的相处,也能像兄弟朋友般自然随性。整堂课下来,我对“上课”与“老师”的定义被彻底重塑。

作为一个天生热爱探索未知的人,这堂课宛如一把金钥匙,为我打开了营地教育的大门。深入了解后,我被其独特的体验式教育理论深深吸引:通过教练精心创设的情景、布置的任务、制造的困境,以及恰到好处的引导,参与者能在实践中完整经历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与创新的全过程。这种将理论融入实战的学习模式,彻底点燃了我的求知热情,也为我的成长之路开辟了全新维度。

为了深入探索,我参加了学校营地教育中心的营地导师培训班,获得了营地的相关证书并进入营地这个大家庭担任助教。系统学习和岗位实践让我具备了组织素拓项目的能力,将攀岩、攀绳、真人cs、皮划艇、桨板、飞盘、旱地冰壶、棒球等项目的理论成功运用于实践。

通过持续学习和实践,我不仅考取了皮划艇二级证书,还获得了青少年体适能教练证。从畏高到岩壁从容下降,从好奇枪械到成为真人CS中的可靠队友,从畏惧水域到灵活操作各类水上载具,并带领伙伴们在娱乐中领悟项目背后的深层次价值与意义,最终荣获了“营地教育中心优秀助教”称号。

从开始的社恐、活动小白,到现在能自信地站在台前交流总结、组织同学们进行精彩而又意义非凡的活动、带领着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举办大型项目。我的大学,就是一部鲜活的成长见证。

我的青春旅程,交织着学生体育联合会“竞技体育,勇者不惧”的勇毅,太行书院熔炼的协作精神,艺术团“既然热爱,就要坚持”的无畏,以及营地教育挑战自我、熔炼团队的价值实现。

回首四年,心中唯有感恩。感谢晋中信息学院这片沃土,提供完满教育与营地教育的广阔舞台,让我在挑战中蜕变,在奉献中成长。感谢李俊博老师等诸位恩师的悉心教导与信任鼓励,点燃我探索的热情;感谢太行书院、学生体育联合会、营地教育中心、艺术团等平台,赋予我实践与担当的机会;感谢并肩奋斗的伙伴们,让这段旅程充满力量与温暖。特别感谢学校授予我“2024年度体育贡献者”的荣誉,这是对我莫大的肯定。

故事未完待续,在未来的征程中,我将永葆初心,在奋斗与奉献中继续追寻梦想,让青春的记忆永远闪耀。前路虽远,行则将至!

撰稿:李江宁 闫迅

摄影:李江宁

供稿:竞技体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