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书院读大学

位置: 首页 我在书院读大学 正文

张焱鑫:远去的天赋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1-13 17:26:24 点击:

张焱鑫,男,2003年9月生,山西晋中人,晋中信息学院智能工程学院人工智能2201班(上河书院)学生。曾经,一句“没天赋”让张焱鑫丧失了自信,但大学老师的一句“你很有天赋”又让他拥有了自信。而在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磨炼后,他终于明白,这世间,哪有什么天赋,无非全是笨功夫罢了。

到底有没有天赋?

2021年,我想通过体考进入一所好大学——我热爱跑步,又肯努力坚持,自觉能赢下体考这一仗。然而,上天却好像偏偏要跟我作对:体考失利了!老师安慰我:“或许你就是没天赋吧!”

这个安慰深深地触痛了我的神经:学习成绩不好,引以为傲的体育又没天赋,那我还能做好什么?

2022年9月,带着这样的疑惑,我来到了信院。

让我意外的是,这个学校很有意思。皮划艇、攻防箭、飞盘、桨板……丰富多彩的活动目不暇接,我一次性玩了个够。虽然大家都觉得我玩得不错,但“没天赋”就像个紧箍咒,始终让我没有自信心。

改变来自于11月的新生体测——1000米的长跑中,我竟一骑绝尘,不光以3分15秒的成绩拿下班级第一,更是超越第二名半圈。

46079

张涛老师掐着秒表,迎上来直呼:“你小子很有天赋,要不要考虑来我们铁人三项队?”

什么?他说我什么?他在夸我有天赋?

张涛老师的话,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了巨大的涟漪。几乎只这一个瞬间,我泪都要下来了!我在体队用三年时间奔跑了三千多公里,最终被总结“没天赋”,而来到大学,却被重新定义了!

“你小子很有天赋”,这句话,仿佛一阵狂风,将“没天赋”的魔咒乌云,撕开了一道裂缝,让我点燃了一丝希望的火苗。

加入“铁三”队后,没想到,第一个项目就给了我一个“杀威棒”。

游泳中,看着队友们在水里灵活自如,我却连漂浮都困难——手上绑着浮板,背上套着浮漂,成了泳池里的显眼包。

但刚被人夸了“很有天赋”,这时没有退路。我暗自较劲:既然靠“傻坚持”能跑好,游泳为什么不行?

于是,我成了泳池的常客,一周五天雷打不动,一遍遍请教教练,一遍遍重复动作。我学得并不快,但练习量绝对最多。

1A790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仅仅一个多月后,我这个曾经的“旱鸭子”,竟然成了同批新人里第一个能完整游下25米的人——后来更是队里最早掌握自由泳的!

那一刻,我突然想到朋友圈中好友申铭洋对我的评论:当你的努力被说成天赋,你就已经赢了!我隐约感觉到,张涛老师说的“天赋”,或许和我以前理解的不一样。

两句话练了一整晚

2023年9月,我报名参加军训教官。我觉得,凭我在“铁三”中的努力和表现,这个应该问题不大。

但,我最终没能如愿,只获得了一个军训“特色教官”的名头。我心里非常清楚,这是因为在集训考核时,我的动作口令不够标准,只能被安排负责拉练中的某个环节。

听到这个职务,我觉得脸上火辣辣的:连基本口令都喊不好,凭什么带人?高中时那句“没天赋”的刺,好像又扎了回来。

作为特色教官,我的任务是在4公里拉练的一个节点,向一百多号新生喊出两句话:“前方有敌方卫星经过,迅速隐蔽!”“警报解除,恢复队形!”

2A6E4

为了喊好这两句话,拉练前一晚,在熄灯后静悄悄的操场边,我一个人摸到仓库后的阴影里,对着空荡荡的夜,一遍遍地练:“前方…敌方卫星…隐蔽!”“警报…解除!恢复队形!”

一遍遍下来,我练得嗓子发干,但声音却总像卡在喉咙里,根本做不到干脆利落。难道又是一个 “没天赋”?难道连喊句话都学不会吗?

不服输的倔劲儿上来后,我把两句话掰开揉碎,一个字一个字地咬准,再连起来,直到我觉得差不多了,时间已经快到凌晨。

然而,第二天真刀真枪时,看着百来双眼睛齐刷刷望过来,我脑子“嗡”的一声,昨晚练熟的词好像瞬间飞走了。几乎是凭着本能举起喇叭,从喉咙里挤出的那句话,又开始颤抖:“前……前方有敌方卫星经过!隐蔽——!!”

新生们哗啦一下散开蹲下。快速的动作让我松了口气——没人注意到我声音里的颤抖。虽然喊完两句话,我就像跑完了一场三千米,耗掉了大半力气,但一直悬着的心终于“咚”地落回肚子里。

60F28

神奇的是,几天下来,我从只敢负责这一个环节,到慢慢能接手两个、三个……到了第四天,我竟然能流畅地带完整场6个环节的拉练!等到一年后的2024年军训时,那些曾经让我夜不能寐、反复嘀咕的口令,已然成了最自然的肌肉记忆。

军训拉练的“通关”,让我真切尝到了突破自我的甜头。那种从心底里涌上来的“我能行”的感觉,比任何奖状都来得实在。我知道,这种突破,与天赋无关,那是真正的努力换来的。

忘稿的答辩

“铁三”和军训教官带来的自信,让我对一切,都有了一种积极尝试的动力。

2023年底,听到学校组织了首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我觉得反正早晚都得面对找工作这事儿,就想着试试看。

17A86

在学校的户外拓展队呆久了,带大家玩飞盘、攻防箭,看到团队从陌生、协作到完成任务时的又哭又笑,我就觉得这些事儿特别有意义,所以对自己的未来,有些模糊的想法。

真报了名,我才知道比赛没那么简单——要对着评委和观众,讲清楚职业目标、选择的理解、实现的方式,关键是,还要答辩!这一切对于习惯了在操场上默默跑步、在训练场上听口令的我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我那时表达能力真不算好,更别说当众演讲了。

我想到了一个“笨办法”:问!

我把营地教育中心的老师们“烦”了个遍:“李老师,您看这个职业前景到底怎么样?”“王老师,我需要重点提升哪些技能?”“张老师,您觉得我这些经历够不够分量?”……

光问还不够,还要练。我把自己关起来,对着PPT一遍遍地背。甚至,还偷偷刷了好几季求职类综艺,看别人怎么应对犀利提问。

可到了台上才发现,背稿根本没用!一紧张,脑子里记的句子全飞了。情急之下,我索性把稿子放一边,就讲自己的经历。我对大家讲我怎么从一个只敢在拉练时反复嘀咕两句话的特色教官,慢慢敢带项目;讲我怎么观察、记录,最后自己也能组织活动;讲我在团队协作项目中看到的成长和感动;讲我考取的飞盘教练、营地初级导师证书……

因为这些东西本就在我心里,不用准备,讲起来分外顺利。

1F0DF

流畅地介绍,彻底稳住了我的情绪,让我重新镇定下来。等答辩环节,即使答辩中遇到了极为刁钻的问题,我也没有慌乱,依旧结合自己的经历,说出了“他们可能在课堂上学了更多理论知识,但我不同。我早就在学校的营地教育里担任助教,在真实的项目中带领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如果您需要的是能立刻上手、懂得如何带团队、如何在实践中引导成长的人,选我准没错!”这种极为自信的话。

没想到,这种自信的表达,让我拿到了全校的二等奖!这是我人生中第一个非体育类的奖项。捧着沉甸甸的证书,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个荣誉,更让我淡化了对“天赋”的执着。

世间哪有什么天赋

职业规划大赛,让我对充实自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职业方向也更加明确。2025年春,当得知国内营地教育的头部品牌——启行营地教育在招募暑期导师时,我立马投了简历。

初面顺利,“启行”邀请我作为志愿者,参加他们在阿那亚举办的第三届学习者大会。我觉得这既是学习的机会,也是更重要的“实战”考察。

1CB80

五月中旬,我踏上了前往秦皇岛阿那亚的列车。初夏的海风带着咸涩的自由气息,吹拂着这个充满艺术与活力的地方。

我没有想到, 刚入驻营地,大家围成一圈自我介绍时,我的自信,瞬间遭遇了一次“海啸”——北师大研究生、郑大研究生……一圈听下来,清一色的名校光环和高学历。作为一个“双非”院校的普通大三学生,我瞬间手心出汗,心底涌起一股浓浓的自卑。

好在,自我介绍结束后,导师就宣布开始“表演才艺”。我心里一震,知道机会来了。

“老师,表演才艺我不太擅长,但我可以带大家玩一个简单的小游戏热热身,可以吗?”嘴上这样请求,我心里想的却是在大学里组织的那些活动。

1C9CC

看到导师饶有兴趣地点点头。我的信心重新冒来了:“好!这个游戏叫‘教练说’!规则很简单:只有当我指令前加上‘教练说’三个字,大家才能做动作。没加千万别动!做错了?嘿嘿,小惩罚等着哦!”

我的声音起初还带点紧绷,但一进入熟悉的领域,那份在信院带过无数次项目的流畅感就回来了。我清晰地讲解规则,示范动作,眼神扫过每一位志愿者伙伴,适时地抛出指令:“教练说,举起你的左手!”“教练说,拍拍右边伙伴的肩膀!”“好,现在——举起右手!哈哈,中招了吧?来来来,这位伙伴,五个开合跳!”……

气氛很快被我带动起来,笑声和轻微的懊恼声交织。

我看到那位资深导师在一旁微微颔首,眼神里带着赞许。

热身结束,看到大家明显熟络放松了许多,我知道,我在陌生的精英堆里,稳稳地站住了第一步。

在小组的第一天活动中,我彻底发挥出了组织优势,引导讨论、梳理步骤、鼓励尝试、总结复盘……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11611

偶尔抬首时,我注意到,不远处,“启行”人力资源的负责人一直在观察。当天活动结束,她微笑着走来:“张焱鑫?表现很亮眼,尤其带游戏和引导小组,很有导师范儿。方便再发份详细简历吗?”

没给我更多的时间兴奋,我又接到了新任务——协助管理二十人左右的志愿者小团队。这感觉太熟悉了!我就像在信院登山社一样,欣然接手,安排得井井有条。

活动结束后,过了几天,在一个凌晨三点,我突然接到一封新邮件。我迷迷糊糊点开,发件人赫然是启行营地教育——标题简洁有力:欢迎您加入启行导师团队!

我顿时睡意全消,兴奋地从床上跳起来。

当以导师身份站在阿那亚的营地教育中心时,我更清晰地明白了,“启行”根本没有人提到什么“天赋”,我的成功也根本不依赖什么“天赋”——这世间,哪里有什么天赋,全是信院赋予我的“笨功夫”:三千公里的奔跑、泳池里的挣扎、军训夜里的嘀咕、讲台上的突破、无数次团队中的磨砺……正是这一切,最终将我送达了梦想的下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