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书院读大学

位置: 首页 我在书院读大学 正文

张陶然:三打“心魔”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1-18 09:34:37 点击:

张陶然,女,2003年1月生,山西太原人,国际经济与贸易2401班(白燕书院)学生。儿时的经历,让张陶然形成了不愿意与人交流的性格。进入大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历经多次主动参与活动,她终于战胜了影响自己成长的心理障碍。

2024年10月的一天,我接到了辅导员毛晓忻老师的信息,让我去她办公室。那时,我刚入学才三周,跟辅导员基本没有什么交流,一下子紧张起来,不知道自己哪里出了问题。

发现“心魔”

进入办公室,毛老师和蔼地问我:“入学三周了,生活习惯吗?”

我低着头,声音很低地说:“都挺好。”毛老师看着我问:“具体说一说,哪些方面好?”我这时脑子里一片空白,结巴着无言以对,脸顿时涨得通红。毛老师拿出一张表格,看看表格又看看我,然后说:“课堂发言次数是零。”

我更加局促不安,感觉自己犯了很大的错误,惶恐地对毛老师说:“我不会发言。平时也很少和同学说话,在课堂场合上,人这么多,又有老师,我更不敢发言。”毛老师看我紧张得脸通红,始终低着头,不停地捏弄着衣角,就从旁边搬过把椅子让我坐下,又起身给我倒了一杯水,然后说:“喝点水。”我听话地接过杯子居然把水一口气喝光。她和蔼地又去倒了一杯说:“慢慢喝。老师一直想和你谈谈。不要拘束,你就把我当成大姐姐一样,我们随便聊一会儿。”

然后,她问起我专科在哪所学校上的,上专科时候有没有去那座城市的某个景点玩过,等等。起初,她问一句我回答一句,回答得都很简短。渐渐地我感觉自己有些放开了,话就长起来。我告诉毛老师,从记事起,因为父母终日早出晚归忙于做生意,我总是一个人待在家里,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比较特殊的性格,就是在学校里我很少与老师和同学语言交流,莫名其妙地害怕群体生活。即使到了大学,我在课堂上也从不主动发言,在宿舍里也是沉默寡言。

3D18E

我还向毛老师介绍起我的家乡——山西的省会城市太原的一些景点。毛老师听得很用心,还不时地插话,发出惊讶的赞叹声。我从来没有与一个人这样长时间地聊天,我甚至忘了她是我的老师,而把她当作我的同辈或同学。我第一次发现与人聊天原来还会这样快乐。

这时,毛老师说:“和你一起聊天很快乐,也很长知识。我曾经学过心理学。你在‌社交上过度退缩,过度沉默,过度隐匿自己,过度敏感害羞,这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不改变的话,会影响你的生活与工作。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工作中时常需要谈判沟通,如果不善于交流,很难胜任工作。在生活中,这种性格发展下去,会没有亲密朋友,人际关系会冷淡;会渐渐失去情感体验,对快乐或悲伤等情感漠然;会缺乏进取心和主动性,会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会在独处中越来越封闭;甚至会思维古怪,常出现被人难以理解的想法或行为。”

一打“心魔”

我被毛老师说的话吓住了,脱口问:“这么严重?那我以后该怎么办?”毛老师说:“我们做个九型人格的小游戏,看看你是哪一类。”于是,毛老师找出一套九型人格测试题。测试后,我是类型九,就是调解者,善于倾听、回避冲突、依赖他人决策、压抑自我需求。看到结果,我顿时傻眼——因为测试得很准。

毛老师说:“这是你的‘心魔’,你要改变它,你要打败它。你不能永远只当听众,你要敢于在各种场合上表达你的想法,要改变隐匿观点的习惯,要勇敢地在各种场合说话、表达,要勇敢地打败这个‘心魔’!”

这番话在我心里激起了大浪,我觉得确实应该改变了,于是就主动寻找机会。

周末的晚上,室友想组队打《和平精英》游戏,可是平时的同伴回家了,她们遗憾地说:这个晚上怎么过啊?

我当时正躺在床上玩手机,听到这句话忽然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就对她们说:“我来和你们打!”室友们习惯了我平时不声不响,突然听我说话,都很惊讶。

242A0

首局我打得不错,精准的走位、果断的决策,在几次关键团战时都帮助队伍稳住了局势。最后成功“吃鸡”,宿舍里一片欢呼。

“哇!你藏得够深啊!这水平都够当教练了!”一个室友开心地说。

另一个室友说:“你这么会玩,以前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玩?”

我这时记住了毛老师的话,要以这件事向“心魔”宣战,要融入到室友中去,就回了一句:“我怕玩得太差拖累你们,再说你们也不叫我一块儿玩呀?”

她们愣了一下:“你总是一副不想理人的样子,我们还以为你对这个游戏不感兴趣。”

听了这话,我印证了毛老师所说是多么正确。我有点想哭——原来我一直以来沉默不语,给别人传递的信息居然是“不想理人”——我为自己垒了一堵与大家隔离开的墙,把自己圈了进去。

从那天起,她们开始经常叫我一起打游戏,也叫我一起去吃饭。我主动讲战术、讲失误、讲搞笑瞬间。渐渐地,寝室里也有了我的笑声。

我很高兴,一打“心魔”取得胜利。

二打“心魔”

不久,班里准备竞选班委。我觉得这又是一个好机会,就报名竞选心理委员。当时的打算是,不管能否成功,过程很重要,要让自己在公众场合上敢于发言,挑战一下自己。

我专门到图书馆去看心理学方面的书,还上网查阅资料,研究了一番“九型人格”。我发现,第九型人格,正好适合心理委员的工作。我在宿舍里对着镜子练习,反复修改演讲稿,从“大家好”到“谢谢”之间的每一句话,都录下来以便纠正——室友们都善意地笑我“像在背诵课文”。

虽然演讲稿只有一页纸,但我改了七遍。

竞选时,尽管紧张得手心全是汗,但我还是勇敢地走上台。一开始还有些紧张,但瞥见台下毛老师向我点头微笑,还对我比了个“OK”的手势,让我的信心一下子猛增,越讲越自然。

40023

我对大家说:“在九型人格中,我属于第九型,善于倾听他人的诉求。而心理委员最需要做好的,就是能真正理解别人的情绪,而不是急于给出建议,比如我,习惯避免冲突,但其实我们可以用提问引导对话,比如当一对朋友吵架时,我会先问‘你的感受是什么’,而不是直接劝和。”

为了让听众更容易理解,我还比拟了一对朋友吵架时的三个场景,调解者的反应、朋友开心时调解者的回应、朋友痛苦时调解者的共情方式,并且对每一种场景给出解决办法。

演讲结束,我低头鞠躬,台下响起掌声。我听见同学们议论,说我讲得很有道理。

虽然最终因为不是团员而落选,毛老师还是大大地夸奖了我一番,让我很受鼓励。毛老师说:“从沉默寡言到主动参选,从躲在角落到站在讲台,很难得!老师为你骄傲!”

二打“心魔”,我觉得我又取胜了。

三打“心魔”

此后,我决定继续拓展战果,通过参加社团活动改变自己的性格闭塞,于是,我参加了心理社。

在心理社,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动,是李卿叁老师领着我搞心理实践。

活动的第一个活动项目是搭绳桥,要求是在摇晃的绳索间传递木板而不掉下来。我们尝试了几次,都在距离终点几米时失败,团队里泄气的叹息声和埋怨的抱怨声不断。我没有和大家一样抱怨,而是不断地想着解决方案。我觉得,如果两边各留一个人扶绳稳住绳索,中间换两个个子高的直接用手传递木板,有很大的成功性。

我想对大家说出我的想法,但看着周围沮丧的同学,我又怕说出来万一不成功,会招致大家不满,会被大家指责。

犹豫间,我突然想到,我参加目的是向自己的“心魔”开战,试一试又何妨?被大家指责又何妨?于是,我猛地激出一身胆气,大声说:“别放弃,我们重新分组!两边各留一个人,注意把绳扶稳,中间换两个个子高的,直接用手传递木板!”

话音刚落,大家的目光齐刷刷全都向我投来。短暂沉默后,一个高个子男生一拍大腿:“有道理。试一试!递过去要比踩过去快!而且晃动不会太大。”在她的附和下,队伍随即调整。

32DAD

随着最后一块木板归位,计时器停下,成功!我们小组爆发出欢呼。

第二个活动项目是“穿越雷阵”。看着布有“地雷”方格的图,受到鼓励的我看着队友们不知所措,不再沉默,开口就说:“我有个办法——前边的人负责探路,专门安排一个人把安全路线告给后面的人,过阵的机会会增加。”

队友们没有异议,全听我的,一步步避开了陷阱。在一次次传递信息中,我们的队伍第一个穿过了方格阵。队友们聚拢过来,击掌而庆。

活动结束后,我才想起我参加此次活动的目的是打败“心魔”,我竟然把它忘了。

随着参加的活动越来越多,我渐渐发现,我已经完全融入群体生活,不再需要刻意创设情境来面对“心魔”。

有一次在国际贸易课上,老师分析关税壁垒时,我突然联想到最近看到的欧盟碳关税新闻,便举手发问:“如果企业出口产品到欧盟,该如何应对碳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问题抛出后,老师惊喜地点头,不仅详细解答,还鼓励我课后查阅更多资料,写成一篇分析报告交给她。我作业最终被选为优秀案例在班级分享。

2EDF8

我在小组作业中也发挥出“核心成员”作用。我会主动梳理团队成员分工,在讨论时建议逻辑性强的同学负责数据分析,建议创意型成员设计汇报框架。在一次跨境电商策划案中,我提出的“利用社交媒体KOL进行文化定制化营销”方案,被团队采纳后效果显著,最终在期末评比中被老师点名表扬。

我报名参加了网上的心理辩论大赛,用调解者的共情力洞察对方需求,用精准的数据支撑论点,流畅地阐述我方利益诉求,巧妙化解对方抛出的难题,所有的评委老师都向我投来赞许的眼神。

学期末,当我看到成绩单上两门核心专业课均获得90+的高分时,眼眶不禁湿润。这是打败“心魔”的回报,是打破桎梏与樊笼的性格解放。

热点新闻